close
「有一位醫師投書雜誌,中午忙到沒空吃飯,好不容易有空檔,就被家屬衝進來痛罵,我的家人快死了,你還在吃飯?我想急診部醫師受到的控訴是最多的」

國內各大醫院的急診部總是人滿為患,為什麼會如此?難道每天同時有這麼多人因突來的意外事故受到傷害,非看急診不可嗎?或者是國人對於何謂急診,存在著似是而非的觀念?醫院的床位再多,還是不夠用,急診部醫師忙到沒有空吃中飯,好不容易找到空檔扒飯,還得被病患家屬辱罵,為什麼一般年輕醫師總是視急診部為畏途?

究竟「急診」的定義是什麼?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陳文超以「急診的擠與急」發表專題演講,分享他多年來的經驗,讓人一窺急診室裡的喜怒哀樂。

「還是要先檢傷,嚴重的先看,不過我們有統計,在成醫,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是不用看急診的,但通常他們是最早看完的,因為五級的病人通常都是還可以走來走去,動不動就過來問什麼時候可以看,所以我們只好先處理他們,連重傷病患都會說先把輕傷的處理好再來,我們也很兩難啦,因為不這樣的話,我們會被投書,還得再寫五百字的報告,那怎麼辦呢?」

他分析一般病患都喜歡急診的效率,星期例假日,沒有一般門診,有不舒服掛急診;平常

日白天要上班,晚上來掛急診以免影響工作;白天要就醫,不知道要看哪一科,掛急診請

急診先檢查;住在外地的子女打電話回台南問候父母,發現父母不舒服,請他們先掛急診

,檢查後如果有問題,子女再想辦法請假回來。

國人習慣把急診當成家庭醫師來看,陳醫師認為,主導權握在病人的時代,建立制度是很

重要沒錯,但是制度背後,其實有很多是可以用人為方式化解的。

「我會先花十秒時間跟輕傷病人提一下,讓他去照X光,先他做一點事情,有固定的期待,

通常都可以接受」在急診室最常看到的是,每個家屬都急,自己親人的擦傷當然比他人的

骨折緊張。怕檢查太慢影響到治療的時機;怕傷口縫合太慢增加感染機率;怕手術太慢病

情變壞;怕骨折固定太慢影響到手術後的功能;怕在急診的檢查治療太慢,影響到晚上可

能得在急診過夜,進而影響到明後天要請假;大家都急,難怪急診室永遠都擠擠擠。

除此之外,留觀的問題也很嚴重,排病房又是一道關卡,陳醫師表示,有床沒床,通常也是病人抱怨的主要問題之一,他說絕對開誠佈公,是最好的方法。

「有床你跟他說有,沒有你就跟他說沒有,事先跟他說明目前的診斷進度,花一點時間跟他說明,其實都能接受」

陳醫師透露,急診醫護人員都有個共識,正常而言,如果中午十一點多以前沒有把中餐解決,那就代表你今天的中餐便當是白訂了。急診的醫護同仁只要上班,就希望可以趕快工作,希望可以準時用餐,準時下班,希望趕快安排患者手術、住院,避免太多的留觀患者。成醫急診最近每天平均有80個留觀患者,除了新進患者一直增加至每天230人外,有時會增加到120個留觀患者,實在讓醫護同仁腹背受敵。

「我今天說這個就是希望讓大家了解急診運作,就會了解是依照病情嚴重來看的,有時跟病人說笑話也有效果,我會跟比較晚看到的病人說恭喜,表示他的病情比較輕,病人也會笑」

老年化社會的來臨,讓急診部與民眾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,如何養成正確的觀念,如果大家了解急診的運作,那麼就會知道急診室是按病情嚴重程度安排就診順序,檢傷人員會公平的分級。減少不必要的猜疑和抱怨,先從自己做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轉貼自 中廣新聞網 – 2012年10月12日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di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